首页 资讯 正文

日照:盐碱地里生产忙

体育正文 91 0

日照:盐碱地里生产忙

日照:盐碱地里生产忙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24日讯 近日(jìnrì),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西灶子村的伊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培植(péizhí)基地,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。负责人魏丽正领着大伙儿忙得不可开交。原来,他们(tāmen)刚签下(qiānxià)了数百万元的育苗订单。 基地(jīdì)内,一栋栋温室大棚整齐(zhěngqí)排列。在(zài)早前腾空的苗床上,鲜绿的幼苗铺展成一片生机盎然的“绿毯”,目之所及皆是鲜活的生命力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,基地里种植的几十亩(jǐshímǔ)“伊兰1号(hào)”“伊兰6号”新品种甜糯玉米也即将成熟,饱满的穗子在风中轻摇,让魏丽对今年的收成更有底气。 谁(shuí)能想到,这片140余亩(yúmǔ)的土地曾是因(yīn)海水倒灌而盐碱化的“低产田”。2020年,日照市伊兰生物技术(jìshù)有限公司落地西灶子村后,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探索“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模式,转而发展高档(gāodàng)花卉、观赏苗木及优质作物种植。经过多年耕耘,这里已(yǐ)从盐碱荒滩(huāngtān)蜕变为“育苗工厂”。目前,该企业年产花卉、蔬菜种苗超8000万株,精品盆花超2000万盆,年产值突破千万元,还带动3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,人均年增收2.5万至5万元。 在(zài)做大花卉苗木产业的同时,企业还与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(kēyán)院校合作,成功培育出(péiyùchū)适应本地土壤条件的“伊兰1号”“伊兰6号”甜糯玉米新品种,亩产可超2000斤以上。目前,这些玉米新品种已通过省级(shěngjí)审查审批,并在当地扩繁推广。 从盐碱地到生产热土,西灶子村的(de)土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。 闪电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霍平 通讯员 叶飞 报道
日照:盐碱地里生产忙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